为何中医中有“医不自治”之说

2016-01-05  1254  来源: 

曾经有个这样的故事:淳于意的医术很高明,但是一次在给父亲治病时,迟迟不见效果。一天,因有事外出,托徒弟代为诊病抓药,徒弟当看到老师以前的药方时,觉得其中一味药似乎用量偏小,以为是老师一时疏忽,不假思索就给加到了应有的剂量,结果服药后效果出奇地好。当淳于意回来后,看到眼前的情况,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徒弟什么原因,徒弟如实告诉淳于意,因为老师的疏忽,一味药量用小了。此时淳于意恍然大悟。其实徒弟哪里知道个中情由啊,因为病人是自己父亲,而这味药又是剧毒药,每当开药单子时总要思忖再三下不了决心啊,本来该用的剂量,就因为是给父亲用药才减了量,所以也就迟迟不见疗效。

一般认为,医不自医是由于医者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给人医病时能根据病情客观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以病而立,多无顾忌,所以常常显效。而给自己或家人医病时,往往联想较多、顾忌较多,担心某药热、某药寒、某药有害、某药有毒,如此掂量来掂量去,下不了决心。开起药方来,小心翼翼地把药味换了又换,把药量调了又调,减了又减。最后形成的处方,其药味与君臣佐使配伍法则有违,战斗力锐减;其药量与寒热温凉四性不符,目的性不明确,造成既扶正不力,又驱邪无果的结局,疗效自然就要差一些。

所以,大都以为“医不自医”是这种“惜己”的人性和“忧患”的心态决定的,其实,这也未必是唯一的原因。中医诊视疾病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这一原则是医者针对患者实施的,假若用于自身,无论望色、闻味、切脉都大为不便,虽有镜鉴可以借助,但终难得准确的信息;痛苦之中,判断力和理智程度也相对会降低,对诊疗思路会造成直接影响,恐怕这也是“医不自医”的原因。实际上,医者只要严格按中医法典行事,不论对人对己都能以病立论、以病立方,同样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医不自医”的理由中,还隐含有医者汲取同行长处的态度和品行,下面两则史料里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是来自《金史·本传》中的一段记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曾患伤寒之证,他按照自己的立法进行治疗,结果疗效不彰。在学术上与他持有不同意见的补土派代表人物张元素闻讯前去探望,交谈之中,二人共同讨论了对该病的治法和用药。刘虚心听取了张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治疗方案,使疾病很快治愈了。

二是《章太炎全集》中章太炎先生的一段自述:1921年3月,在患了黄疸初愈之后的章先生,又病于宿食,他自己用平胃散,但食后每日下午发热不止。他自知这是阳明少阳病的表现,就将小柴胡汤去黄芩易芍药拿来服用,可连服食四五剂都不应,又加芒硝下之亦不解。无奈,求治于钱塘名医仲右长来治,仲医生把脉问疾,又看了章先生所用之方后云:“此病挟热,诊脉得阳微结,何乃去黄芩加芍药,此小误也!”于是,将原方去芍药还黄芩,稍减生姜分量让其服用,只两剂药下,即汗出神清。太炎先生大为折服,叹曰:“增损一味,神效如此!”

由此可见,当医生自己或者亲人遭受疾病的困扰时,还是应该寻求更专业的治疗,不要一味地“自治”。如果说医生能给予生病的自己或者亲人什么方便的话,那无非是能更有效率地找到值得信任或技术更出色的专科医生。专科的治疗毕竟更有针对性,疗效也更好。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