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孩子常感到孤独

2015-11-22  1472  来源: 

近日,国内某儿童网站发布了一份“现代儿童人际关系”调查报告,全国15.6万余名少年儿童参加了这次调查,结果有37.2%的孩子表示“一直”、“经常”及“有时候”会觉得孤独,接近总调查人数的四成。现代儿童的社交困难相比上一代有普遍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善于交朋友,无法融入集体生活。调查还显示,孩子们无论开心还是不开心,心目中的最佳倾诉对象不是爸妈,而是自己的小伙伴。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三年级班主任邵雨虹说,学校没有做过类似调查,但她感觉,有孤独感的孩子,越往高年级越多。

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小学部班主任袁云芳也有同感:“容易被同伴忽略和孤立的孩子,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特别困难的,或者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另一种是性格内向的。而家长偏偏又很看重成绩,这让孩子和同龄人交往时很有自卑感,很难交到朋友。”

邵雨虹的班里就有这么个孩子,成绩不太好,唯一的伙伴是班里的“小霸王”。

“小霸王”前一阵转学了。前几天,这个孩子自己编了个歌在那里哼哼。邵老师留神一听,大意是,他很想念“小霸王”,他不在,他很孤独……

“这位孩子的家长,就是把分数当成面子的典型。”邵老师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们的最佳倾诉对象是小伙伴而不是家长了。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孩子的孤独感呢?老师们更倾向于通过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沟通方式化解孩子心里的孤独感。

“现在家长和孩子对话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一个是孩子好,他马上就说别人家的孩子更好,拿自己孩子短处跟人家孩子长处比;另一种是,孩子一开始说话,家长就急于发表观点,逼得孩子闭嘴,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意说了,甚至不会说了,结果扼杀了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袁云芳说。

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父母不仅仅是家长,还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老师。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咨询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分析、判断事物,今后这种能力也会被运用到孩子的择友中去。

邵雨虹的建议是:“家长别总拿忙碌做借口,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没参与,等到成绩结果出来,就用责备的口吻教育孩子。而应该理解孩子,多问问孩子,需要帮助吗?耐心听他讲,帮助找原因想对策。有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我印象很深,说小豆豆退学以后,跑到小林老师那里一口气说了4个小时。”

□沈蒙和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