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耳草

2016-01-03  1300  来源:中国中药数据库 

别名
敷地两耳草、地坎风、铺地蜈蚣、山蜈蚣、对叶寸节草、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腹泻草、絮被草、金销匙、细花草、对口草、瓜子草、花生草、仙人对坐草、上方旗、飞天蜈蚣、节节花、翻石草、布盘草、伤口草、鹅不食草、蛇舌草
汉语拼音
huang mao er cao
英文名
Goldhair Hedyotis Herb
药材基原
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采收和储藏
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用部位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段,干燥,筛去灰屑。饮片性状;为茎、叶、花、混合的段状。茎近圆柱形,灰绿色,被黄色疏柔毛。叶皱缩或破碎,灰绿色,被黄色疏柔毛。花小,1-3朵生于叶腋,近无梗。蒴果球表,具数和纵棱,不开裂。气微,味微苦。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剂型
药理作用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苦;性凉
归经
肝;胆;膀胱;大肠经
功效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
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带状疱疹;肾炎水肿,乳糜尿;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疮疖肿毒;血崩;白带;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1-2两;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出处
《中华本草》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