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外科疾患多用酒之说

2016-01-05  1266  来源: 

中医外科治疗疾病多喜用酒,酒、热、汗之间是有直接关系的。外科疾患从表解当为捷径,解表多以得汗为标志,热酒可助“通经之结,行血之滞”,这就是许多传世外科名方中用酒的意义。

用酒的方法和取汗的标志目前中医外科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医者更容易关注银花、连翘之类与西方医学“消炎”吻合的药物,而对于这些药物使用的方法、得效的标志等体现中医思维的细节却不太重视。《王绵之方剂学讲稿》一书中这样提醒:“银花……与黄芪一起用,出汗更明显,所以它就是透毒的,把病邪透出来。银花有个发汗解表的作用……”“银花……在用于痈疽肿毒时宜大量,也能发汗透毒。疔疮的毒比较厉害,所以要清而透,量要大。用酒煎服就是助它的药力,因为它要通经脉,把气血疏通开,用酒助药势更好地活血脉”。

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神效托里散、透脓散、代刀散、托里透脓汤、中和汤、犀黄丸、醒消丸、蟾酥丸、小金丹、四神煎、七星剑等这些外科名方煎服法中都提到了酒,并且有些方后注中还明确写到了“热酒……取汗”、“被盖出汗为度”、“醉盖取汗”。

用酒的目的在通,通经脉、通气血,这也是治疗可以获得长效的保障。传统的中医外科即使使用清热解毒药物的时候也会注意其配伍方法,注意轻煎饭后服,注意其用酒煎或者用热酒送服,注意其取效的标志为汗,就是这些细节在银花等药物的使用上刻上了中医的烙印,起到不仅治标,同时护本的效果。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