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看电视易患疾病

2015-06-26  2470  来源: 

专家指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愉悦身心

根据广州市老龄委、老年协会和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对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调查显示,96%的老年人日常习惯“看电视”,而且看得很频繁。77%的老人几乎天天看电视。其实不光是广州老人,几乎全国的老人在生活中都属于不折不扣的“电视儿童”,即使很多时候没有正儿八经看进去,也还是稳坐摇椅、沙发上,面对电视发呆,或边听边打瞌睡。

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晚年如果过得无聊、不开心,非但自己日子难熬、生活质量不高,还会导致子孙内疚、无法安心工作。“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此,其实坐久了,宅深了,人很容易抑郁,进而诱发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刘中霖副教授表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人不要独守家中当“电视儿童”,最好多参与社区集体活动,才更有益身心健康。

看书看报看电视成老人娱乐主流

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老人经常参与的娱乐活动分别是“看电视”、“看书刊报纸”和“听广播”,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77.2%、39.2%和15.7%,其次是参与“养鸟、养鱼、种花、钓鱼”,“下棋、玩扑克、打麻将”和“学习”,分别占9.9%、4.3%和3.3%。

此外,高科技的娱乐活动如“上网或打游戏”仅占1.5%,健身性的娱乐活动如“运动或舞蹈”所占的比例是0.8%。

“以上这些都是不错的娱乐方式,有的老人爱静,有的老人爱动;有的喜欢独居家中,有的偏好户外活动。这与老人的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有关。”刘中霖表示,从医学角度而言,还是建议老人摒弃闭门不出的生活习惯,尽量多外出、多交际。

专家表示,如果坐太久、宅太深,非但人的情绪容易走低,而且容易引发青光眼、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老人一看电视就跟小孩似的,容易忘记时间,一晃就半天过去了。长期如此或引起眼压增高、头痛、头晕、身体倦怠和流泪等症状。”刘中霖指出,老人连续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到时间了就应起身上厕所、喝水、活动,紧盯电视机时间过长会造成视觉疲劳,并可诱发青光眼,还可能因下肢血液流动不畅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此外,孤独感会随着“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深。专家指出,好的行为可以成为一剂良药,只要坚持下去,就能不知不觉间让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起来。“快乐是可以人为制造的,不能一味等靠要。”刘中霖笑着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愉悦身心

刘中霖指出,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中,不可能脱离社会或群体而离群索居。对于中国很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从退休那一刻开始,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而积极投身到小区或某个领域的兴趣小组中,重新开展社交,可以帮助其及时走出低潮,在获取信息、交流感情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精神焕发的老人大多是开朗幽默,爱游玩的长者。”实际上,即使是内向腼腆的老人,内心也渴望热闹和玩耍,只是行动上比较被动、迟疑而已。

刘中霖对于社区里常见的老人集体舞蹈给予了高度肯定。“这样的锻炼有几大好处。首先,一首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乐曲,会拂去心中不快;其次,活动筋骨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的良好作用,即使是慢步舞,所消耗的能量也比人在安静状态下要多出三四倍;而下楼会会邻里、好友,大家一起边跳舞边闲聊,是一种金钱都买不到的精神食粮。”

但凡腿脚灵便的老人,都建议每年出门旅游一两次,短途长途都行,可根据个人爱好、身体情况自行定夺。“出门实地游览可以在洗眼的同时洗脑,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乐趣,旅行本身也是对机体能耐的一次检阅,认识到自身‘老当益壮’,越发能鼓舞老人生活的信心。”刘中霖说。

家人可帮老人制订生活计划

刘中霖表示,老年抑郁症是常见的老人心理疾病,终日无所事事,每天听之任之的老人,会较自娱自乐、生活日程满满当当的老人患抑郁症几率高出很多。

“对于自己不擅规划的老人来说,家人应该多花心思帮助他们制订一些灵活多样的生活计划,比如今天做什么,明天干什么。当然,计划要合理,保证老人每天既需要花费精力,又能顺利完成。同时,伴侣、子女应经常对老人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刘中霖说。

生活中还应让老人多发挥余热,不要事事为其代劳。很多子女认为,父母辛苦一辈子,晚年应少做事、享清福。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老人能自己完成的事情要尽量少插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如果事事代劳,不仅会让老人有种老而无用感,还会限制他们的兴趣爱好。”刘中霖说,“老人和孩子一样,心理上可能远较成年人敏感、脆弱。所以多哄哄老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广州日报》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