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2015-03-08  2984  来源:华夏中医论坛 

“温病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的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的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明末清初温病学家吴有性(1587~1657)

提出,温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他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这就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之后,研究温病的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广瘟疫论》及喻嘉言、陈平伯之论温以及余师愚之论疫、周扬俊论温热暑疫等等。他们于温热的病因、症状、治疗等有一定认识,但在病机理论上仍未能统一。

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至此,温病学说盛行于大江南北,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是温病学派成熟阶段的杰出代表,故有人称他们为“温病四大家”。

“温热大师”叶天士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1666~1745)。
叶天士少承家学。从小时就旁搜博览《素问》、《难经》及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可惜的是,当他十四岁,父亲就死去。他幼孤且贫,为了维持生活,只好一面开始行医应诊,一面拜父亲的门生朱某为师,继续学医。不多久,在医学上的造诣,就超过了朱老师。但他毫不自满,孜孜不倦,又去寻找别的老师求学去了。

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虚心求教,“师门深广”,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叶天士有“温热大师”之誉。他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更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框框,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则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它不仅是后学指南,而且是弥补了仲景书之残缺,其功劳很大。

据传,有一年,苏州发生大温疫,他救活了不少人。其中有个“打更”的人,全身浮肿,又黄又白,病情十分险恶。别的医生看了,都说没得救。叶天士经过细致诊察,只用两剂药就把他的病治好了。

叶天士活了八十岁,临死时,还谆谆告诫他的孩子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沈德潜《香岩传》)。

叶天士去世后,他的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取名《临证指南医案》。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与儿科,体现了叶天士治病辨证细致,善于抓住主证,对症下药。其中以温病治案尤多。

吴中名医薛生白

薛生白 (1661~1750)名雪,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清史稿》称他“于医,时有独见,断人生死不爽,疗治多异迹”,“与叶天士先生齐名,然二公各有心得,而不相下”。

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湿热论》一卷约成书于乾隆十九年以前,初刊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徐行的《医学蒙求》“五柳居”刻本中,是该书的最早刻本。《湿热论》是薛生白对湿热病探索研究之心得著作。全书不逾万言,然于湿热病,“感之轻重浅深,治之表里先后,条分缕晰”,深切详明。薛氏认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湿热多由阳明、太阴同病,温热则是太阳、少阴同病。因此,薛生白的《湿热论》与叶天士的《温热论》,可以称为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姐妹篇。

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亦传为薛氏著作。《薛生白医案》、《扫叶庄医案》则系后人所编。

薛生白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医,从资料分析,他没有执弟子礼拜于某位名医门下,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医家。究其成才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首先是薛生白具备了坚实的古文基础,加上他刻苦好学,广搜博采,触类旁通,所以能对经典著作及各家学说理解深透,所谓“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是他天性聪颖,悟性很高,古语谓“医者,意也”,这个“意”,不是“臆测”,而是思想活动,是一个通过对各种文献和事物的学习、观察、思考、觉悟的过程。

吴瑭与《温病条辨》

吴鞠通(1758~1863),名瑭,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心中万分悲痛,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 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内心痛苦如锥心疾首,于是发愤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

他受吴又可《温疫论》的启发,又在继承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

“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三焦辨证既继承和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总结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原则;又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络饮、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中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由于吴鞠通在温病学上所作出的贡献,使温病学说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达到了更为完整与系统化的程度。

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王孟英

王孟英,名士雄(1808~1867),又号梦隐,别号半痴山人、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浙江海宁人,迁居钱塘(今杭州)。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曾撰《医学随笔》;祖父王国祥及其父王升皆业医。孟英历经贫困,14岁即立志习医,深得舅父俞桂庭之助,并为其书斋题名“潜斋”。20岁时至婺州(今金华)佐理盐业为生,得暇钻研医籍。后游于江、浙,以医为业。其时战乱,疫疠流行,爱女死于霍乱,遂专心温热病。经多年实践,对温热有独到见识。代表作《温热经纬》为我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是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

《温热经纬》既是王氏的代表作,也集中记载了他对温热病的认识与经验。是书以《内经》和仲景的理论为经,取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家之说为纬,结合自身实际诊病体会而成。其中明确提出“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重视审同察异,灵活施治,充实并发挥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理论。《温热经纬》博采众说,颇多新意,共载方113首,它既是温病学论述的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书,流行颇广,成为荟萃诸家学说之典范。

王氏著述及评注参订他人之作甚多。除《温热经纬》外,还有《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归砚录》等十几部医籍,并曾整理、补充和校注其曾祖父王学权的《重庆堂随笔》。

明清时期的温病学家,多产生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主要与该地区当时经济、文化、科学的发达,以及河流密集、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温病流行频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正是由于这时期温病学家以及其他医家对温病的医疗实践和理论上的发展,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从而使温病学成为独立于伤寒的一门学科,它既补充伤寒学说的不足,又与伤寒学说互为羽翼,使中国医学对外感热病的理论、诊断与预防等,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继续发展。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