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

2015-12-23  1382  来源:中国中药数据库 

别名
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汉语拼音
wu mei
英文名
Dark Plum Fruit, Smoked Plum, Dark Plum
药材基原
为蔷薇科植物梅近成熟果实经熏焙加工而成者。
资源分布
我国各地多已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最多。
采收和储藏
5-6月间,当果实呈黄白或青黄色,尚未完全成熟时采摘。
药用部位
炮制方法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2.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 3.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4.醋制: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气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 5.蒸制:取乌梅放入瓶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间5小时,取出晒干。
剂型
药理作用
1.对蛔虫的作用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如将乌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钠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给狗通过胃管给予乌梅煎剂50g并收集其的胆汁,在厌氧条件下,将蛔虫放入一直径0.3-0.5cm的胶管内,将胶管放入38℃的水盆内,从蛔虫头端入管内滴入收集的胆汁,结果可见大部分蛔虫从管内后退,有的蛔虫头从管内退出。也有报道从223种中药热水提取液体外试验,筛选具有杀肠虫作用的药物,发现乌梅有效。
2.抗病原生物作用体外筛选发现,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所含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其它作用乌梅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有较强的拮抗由钾离子引起的豚鼠结肠带收缩的活性,已分离出其活性成分是5-羟甲基-2-糠醛。对胆囊乌梅煎剂口服有轻微收缩作用。体外试验,乌梅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小鼠玫瑰花环试验表明,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药物配伍
1.配五味子,生津止泻,敛肺止咳,相须为用而治久咳,久泻。 2.配诃子,敛肺涩肠,可治久咳不止,久泻脱肛。 3.配川椒,杀虫止泻,治久泻,久痢,便血,大肠滑泄不止,蛔虫症。
药性
味酸;性平
归经
肝;脾;肺;肾;胃;大肠经
功效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
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用药禁忌
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不良反应及治疗
出处
《中华本草》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