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三伏贴 温故中医看疗效

2016-01-05  1266  来源: 

中医杂谈录 三伏贴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几年,流行三伏贴。这一冬病夏治的医疗现象至少告诉了我们两点:一是患者的心态;二是检讨中医。

先来说患者心态。其实道理很简单,患者就是想把病治好,愿意选择简单有效地治病方法。不管你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痛苦少,疗效高,实用方便就行。

以治支气管哮喘的三伏贴为例,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7味,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10点穴位。贴三个夏天,经久不愈的老毛病就好了。人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种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古法中医。

再说对中医的检讨。最佳检讨方式是和医圣对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张仲景桂枝汤全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作者:陈氏中医创始人陈喜刚)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