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

2016-01-03  1209  来源:中国中药数据库 

别名
竹蓐、竹肉、竹菰、竹蕈
汉语拼音
zhu sun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鬼笔科真菌竹称、短裙竹荪的子实体。
资源分布
1.竹荪 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2.短裙竹荪 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和储藏
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约2.5-7h,成熟后即开始萎缩,所以,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沿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子实体已成熟),即可采收。用手指握住菌托,将子实体轻轻扭动拔起,小心地放进篮子,切勿损坏菌裙,影响质量。竹荪子实体采得后,随即除去菌盖和菌托,不使黑褐色的孢子胶汁污染柄、裙。然后将子实体插到晒架的竹签上进行日晒或烘烤。
药用部位
炮制方法
剂型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竹荪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70%。从竹荪中分离得到1种甘露聚糖和2种水溶性葡聚糖,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2.促进有丝分裂作用竹荪中提出了2种多糖(T-3-Ad和T-4-N)和1种结合多糖组分(T-2-A),具有明显的有丝分裂和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功能。
药物配伍
药性
甘;微苦;性凉
归经
功效
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主治
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一般养食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出处
《中华本草》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