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 现代人该如何行孝

2015-04-17  1534  来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然则,何谓孝?甲骨文中孝的本义是:字形从老,即“”,表示长者;从子,在老之下。侍奉老者长辈当为孝。

翻开历书,古之孝者,举不胜举,惊天地,泣鬼神。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父亲、继母和异母弟弟多次加害于他,然而,死里逃生的他并不记恨,依然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汉文帝刘恒,以孝闻名天下。母有疾,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试汤药,三年不离床前……他在位时,天下太平,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少有的升平景象——文景之治。

今之孝者,也不胜枚举,如河南人谢延信,为守亡妻之诺,照顾失去劳动能力的岳母、呆傻的内弟、瘫痪的岳父……三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其行感动了中原,感动了中国。

不少人甚至对如何行孝存在着误区与困惑。那么,现代人该如何行孝呢?

一、惜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据《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记载,夏侯某日与高顺交战时,不料被曹性暗箭射中左目,大叫一声,急用手拔出,乃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然观当今,因为一点小挫折小失意自残甚至轻生者屡屡见诸报端,其为不孝。

二、恭敬

《孝经》云:“孝莫大于严父……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这里的“严”意为尊敬、恭敬。就是教导人们要尊敬爱戴自己的父母。而今观之,对上级领导、对重要客户不知比对父母好过多少倍!总以为只要让年迈的父母吃好、穿好、不缺钱花就是尽孝,稍不顺心便对父母或大声呵斥,或颐指气使……诚如是,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因此,做子女的,父母在身边时,尽量要和颜悦色。父母不在身边时,要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给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三、无违

这里的“无违”,并非“父母呼、行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孝不是唯命是从,而是“无违礼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若父母有过,应“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父母的教诲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断。

四、扬名

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世易时移。”这里的“扬名”既不等同于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后的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也区别于今天人们所普遍理解的大富大贵。而是指给自己争得一个好名声、好节操,泽及周围,让父母以你为荣。

古人所遵循的“孝”某些方面在今天已经不合时宜。比如,封建社会忠君即为孝,所谓的“天子”已经不复存在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依然是孝之本。“家有一老,胜有一宝。”

因此,当父母双亲健在时,请尽心尽力行孝吧,否则,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之晚矣!

□郑州周京屹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