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任务完不成他得了中度抑郁症

2015-10-05  1637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门诊室。

“大夫,轮到我了吗?”记者注意到,在别人就诊的时候,这位30岁左右的男子已经推门进来询问四五次了,看得出来,他就诊的心情很迫切。

终于,轮到他了。他一进门,立即挽起袖子说:“大夫,你给我号号脉吧!你看我到底生了什么病。我看了很多西医,但他们都说我没病,所以我才来看中医。”

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香芝没说话,默默为他号脉。“你紧张什么?脉搏这么快。你看你,头上也出汗了!”张主任有点儿奇怪地问他。

他的表情瞬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人都快哭出来了:“大夫,我不会是心脏病吧?我就说这段时间我总是休息不好,心脏这一块儿也不舒服,我说我有病了,他们都不相信……你看看,让我说对了吧?”

“你的脉象确实有点儿问题,但要判定你得了什么病,还需要做个测试。你同意吗?”

“同意,我这就去。”他立即拿着检查单去了对面。记者注意到,张主任为他开的是心理测试量表。

他刚走,一位女性就悄悄走进诊室。“张主任,刚才那个是我老公,有些话我不能当他的面说,他快把我们全家折腾死了。”她一落座,话匣子就打开了。

原来,他老公是一名公务员,也是单位最年轻的副科级干部。少年得志,加上对自我要求甚高,他总希望处处为先。去年年初,领导给每个部门都下达了招商引资的任务,他正是他们部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为了尽早完成任务,他整天四处请客吃饭,可忙了一年,依旧距目标差了不少,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他大受打击。

从去年十一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只是三四个小时。每到上班时间,他就特别害怕出门,还总是嚷嚷着累,说自己浑身难受。即使到单位,他的工作效率也大不如前。但是他平时好强惯了,明知道自己不堪重负,却不愿被同事发现,总是强颜欢笑。就这样挨了半个月,他实在受不了了,整天说自己有病了,不愿去上班。领导注意到他的情绪反常,主动给他放假让他回去休息。这下可好,他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求医路,到处找医生看病,可跑了一大圈,做了一堆检查,都说他正常。他不依,就专程跑来看中医。

说话间,他拿着检查单回来了,张主任接过来一看:中度抑郁症。

专家点评:

这个患者的情况在门诊上很常见,尤其多见于那些追求完美,对工作、生活很认真,爱钻牛角尖的人身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自己的心理期望值特别高,总希望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得很完美。其实,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这会是促使人进步的动力,但从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于是,这些人一旦遇到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就会感到极度焦虑、不安。而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就会做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举动。

举个例子:每次遇到重大考试时,一些学生就会拉肚子、发烧,当时痛苦得不得了,但考试一过去,很快就痊愈了。不少家长会抱怨孩子“装病”,可孩子当时确实病得不轻,当时去医院做的检查也能证明孩子确实病了。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偏偏在考试前生病?太巧合了吧!这其实涉及一个心理学问题。

人的心理变化会导致一些生理变化。比如人在紧张时会感到心慌、出汗,这就是很典型的由心理焦虑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体现。这绝对不是人主观“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潜意识的举动。因为人在遇到外来刺激时,大脑也会下意识地表现出防御意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比如,亲人去世了,有人会喃喃地说:“这不是真的。”他在通过否认这件事实,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这就是自我保护机制。

这位患者也是这样,他完不成招商引资的任务,心里承受的压力很大,他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病了”,接着出现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浑身乏力的躯体症状,又强化了他的疾病感觉,这样,他会自我安慰:“我生病了,所以完不成任务是可以被原谅的。”以此来减少自己的挫败感。说到底,他认为自己生病了,将“疾病角色”替代自己的“正常角色”,是一种潜意识下的自我保护。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心理状况相对容易纠正。找到导致自己焦虑的原因,解决之后,自然就“痊愈”了。比如说,在高考前出现拉肚子、发烧的学生,高考一结束,很快就好了。同理,如果这位患者在短时间内遇到一个好机会,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的任务,相信他很快就能如释重负。

当然,即使他完不成任务,也不能一直任由他沉溺在这种情绪中不出来。建议家属平时多关心他,不要指责他“装病”,多劝慰他、理解他,让他经常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样就能在战胜抑郁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见习记者喜月霞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