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案评析三、肾虚崩漏案

2015-02-11  1779  来源:《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经验摘要》 

名案评析三、肾虚崩漏案

易某,女,12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来潮3天,量多如注。

患者11岁初潮,周期紊乱,经量多。近3个月则月经频发,量多,经期长达11天或半月余。1975年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的中药,但药后出血更多,一天需用一包以上的卫生巾,并加用许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下腹微痛,汗多,神疲乏力,腰酸,烦热,口干,小便微黄。

面色苍白,舌淡胖,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滑略弦。

曾在某医院诊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诊断:崩漏(崩中)。

辨证:肾阴未充,脾虚失摄,冲任不固。

治法:滋肾健脾,固气摄血。

处方:干地、党参各18克,白术、桑寄生、续断各15克,岗稔根、地稔根、制首乌各31克,煅牡蛎24克,蒲黄炭、甘草各9克。每日1剂,服2剂。并嘱用艾条悬灸双隐白、双大敦,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交替选用。

1975年3月3日二诊: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各服药一剂,经量已减少大半,精神明显好转,但仍有下腹隐痛,夜间多汗,口干,舌淡而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略数。仍守前法,佐以祛瘀止血。处方:岗稔根、地稔根、制首乌各31克,党参、白术各18克,黄芪、桑寄生、益母草各15克,血余炭9克。5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9日三诊:月经已于昨日干净。稍感疲劳,面色无华,舌淡红,苔白,脉细。以滋养肝肾为主,兼以补气,固冲任调经。处方:熟地、菟丝子各21克,续断、山萸肉各15克,党参、黄芪各18克,白术12克,制首乌、牡蛎各31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23日四诊:月经来潮2天,量较前减少,色鲜红,有小血块,小腹隐痛,疲乏,舌淡红,苔白,脉细滑。仍以二稔汤为主,补肾固气止血。处方:岗稔根、地稔根各31克,续断、桑寄生各15克,党参、制首乌各21克,白术12克,甘草6克。5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28日五诊:本次经量基本正常,月经将净,现量少,色暗。精神好,面色稍白,舌淡红,有齿印,苔少,脉细。治以补肾健脾,佐以止血。处方:熟地、菟丝子、桑寄生各21克,党参18克,白术、杞子各15克,制首乌31克,血余炭11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

经过3个月的调理,月经恢复正常。

[评析]本例为初潮不久的少女,因肾气尚不够充盛,素体脾气偏虚,以至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由于下血量多,阴血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烦热,似有血热之象,但血崩之际,热随血泄,阴随血耗,故用凉血药反致出血增加。当以补虚为主,又要补而不燥,养阴涩血。在血崩未止时,以补气摄血为先,用二稔汤加减;血止之后,则重在调补脾肾,固摄冲任,以滋阴固气汤和补肾调经汤加减出入,固本以调经。一般要连续调理3个月左右,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不可见血止血,罔顾其本。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