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拔火罐的起源史

2016-01-05  1490  来源: 

说道现代养生生活,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针刺、艾灸、刮痧、火罐、按摩、药茶、药酒等等,它们成了养生生活的主题。下面主要给大家说说拔火罐的起源。

追本溯源:拔火罐的起源史

“拔火罐”又称“拔罐子”、“吸筒”等,是祖国医学中非药物民间疗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这种方法称角法,是拔罐的雏形。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青竹筒制火罐。

宋代医学家亦以竹筒为工具,而将把关的适应症扩大到内科疾病。如《苏沈良方》中记载用火同方治疗久咳。明代医家申斗垣《外科启玄》中的“吸法”,“煮竹筒法”将中药煮竹简用于临床,把辨证用药与拔罐疗法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疗效。

清代,拔罐疗法得以丰富和推广,所治病症也从单一的外科发展到内科。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诀要》中记载拔罐配合中医,针刺治疗的方法。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曾应用拔罐疗法治疗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吴尚文在《理论骈文》也记载了风邪头痛,破伤风等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拔火罐历史悠久,拔火罐凭借其独特的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为人们治疗疾病、养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更多精彩中医知识,请进入中医文化频道。了解中医,延年益寿。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