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

2016-01-03  1393  来源:中国中药数据库 

别名
羊踯躅花、踯躅花、惊羊花、老虎花、石棠花、黄喇叭花、 水兰花、老鸦花、豹狗花、黄蛇豹花、三钱三、一杯倒、一杯醉、黄牯牛花、石菊花、 苗杜鹃花、闷头花、山茶花、黄花花、雷公花、黄花女、毛老虎
汉语拼音
nao yang hua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
资源分布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采收和储藏
移栽1-2年后,每年4~5月开花。除留种 者外,可在开花盛期采摘。
药用部位
炮制方法
净制:晴天采摘后立即晒干,除去杂质及花梗,备用。
剂型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用小白鼠热板法、电击法、兔中枢神经系统总和法均证明口服闹羊花煎剂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治疗指数低(2.24),安全范围较窄。将花研成细粉作成混悬液、浸剂、酊剂(用时蒸去乙醇),通过电击小鼠尾巴法,证明各种制剂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指数与阿片相似(闹羊花果实混悬液、阿片混悬液的镇痛指数分别为28.9及30.0),所不同者为阿片剂量增加则镇痛作用加强,而闹羊花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而减弱,而且出现毒性症状。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八厘麻毒素(一说即梫木毒素)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心率减慢较降压先出现,但持续时间较短,与剂量有密切关系。对麻醉狗静脉注射3.5μg/kg可使心率平均减慢38.98%,20μg/kg则可减慢69.86%。一般剂量时心率虽变慢,但仍呈窦性心律,如增大剂量则出现T波改变和心律紊乱,如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和结性节律等。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转呈室性纤颤。这些可能是兴奋了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冲动,减慢心率,并从而使异位节律点发生兴奋,产生各种心律紊乱。八厘麻毒素有降低血压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3.5-20μg/kg)此作用强度与剂量之关系不大,但大剂量可使降压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它能显著抑制颈动脉加压反射,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似与降压无大关系;降压与交感神经系统无关,而与毒蕈碱一胆碱反应系统有关;普鲁卡因对八厘麻毒素的降压及心率变慢均有抑制作用,推测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直接对外周血管的影响。八厘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522mg/kg。
3.杀虫作用:花对昆虫有强烈毒性,性质属接触毒与食入毒;其有效成分为梫木毒素与石楠素;对人亦有毒性。其根、叶对昆虫无毒杀作用。对家兔感染之血吸虫无杀灭作用。此外,另有报道,梫木毒素在我国杭尼威氏杜鹃花 Rho-dodendronhunnewellianum中很早即提出,与闹羊花毒素(杜鹃花毒素)为同一物;但也有人认为二者作用虽相似,并非同一物质者,可能与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有关。
药物配伍
1.配松节:燥湿散寒,治疗风寒湿痹。 2.配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配续断:通经活血祛瘀,舒筋活络。 4.配川芎:祛风止痛、治疗头痛。 5.配白花蛇:通经活络
药性
辛;性温;有毒
归经
肝经
功效
祛风除湿;定痛;杀虫
主治
风湿痹痛;偏正头痛;跌扑肿痛;龋齿疼痛;皮肤顽癣;疥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忌服。《本草经疏》:气血虚人忌之。
不良反应及治疗
1.《本草求原》:中其(闹羊花)毒者,黄糖、黄蚬汤、绿豆可解。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羊踯躅,有毒部位:叶和花。中毒症状:开始时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基)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出处
《中华本草》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