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的发展溯源

2016-01-05  1386  来源: 

针砭时弊,这里的砭就是指砭石。砭石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方法之一,更有人认为砭石比针灸的发展历史还要久远!

砭术沿革《黄帝内经》中记载,砭、针、灸、药是中医传统的四大医术,其中“砭”就是运用砭石来调理疾病的医术。将“砭”排在首位,是因为砭术的历史最为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为了缓解身体上的痛苦,将打磨的石制品作为医疗工具,“以石刺病”。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素问•异法方宜论》并列论述了砭、针、灸、药和导引五种医术。磨制与病情相宜的砭具,成为当时医者的一项基本技能。而随着时代发展,砭石被更先进的青铜和铁制工具取代,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东汉学者服虔说:“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到了东汉末年,砭石就在医学著作和古代文献中完全消失了。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发掘的古遗址、古墓中,出土了从石器时代到汉代形态、大小、功能和用途不同的砭石,久已失传的砭石疗法也在专家和爱好者的支持下“重获新生”。珍贵石材砭石是我国最原始的医疗工具,《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制砭石大小”的记载,对于古人来讲砭石并不特指哪一种石材,有一定物理性能、有助于治疗的石制工具都可称为砭石。

砭石一定是黑色的,这是因为黑色是最能吸收辐射能的颜色,吸收热能后转化成内能,才能发射到人体深层。它的材质柔和细腻,抛光度高,刮擦时不会损伤皮肤,还有吸热快、散热慢的特点,用手敲上去声音非常清脆。

砭具种类

砭石是针灸之母,人体内存在一个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针灸通过点状刺激,疏通经脉;砭石的治疗部位相对面积更大,讲究治疗区域,往往可起到独特的疗效。砭具的种类非常之多,包括手链、梳子、刮痧板等,使用手法多种多样,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

1、砭珠,砭珠为中间有小孔的小球状体。

2、砭梳,砭梳一边为齿状,可深入发根。作用于头部经络,头部为手三阳经脉、足三阳经脉以及督脉汇聚之处,梳头的保健效果最佳,还可促进毛发生长,促使发质由白变黑。

3、砭板,分大中小三号,板头各钝凹边、主要用于刮擦。尖尾、钝尾用压法、划法和刺法。

4、砭块(砭砧),共有六个面,八个钝角八个棱,阔面主要用于拍法、熨法、擦法、振法和守法,其他面和钝角主要用于刮法、划法、叩法和压法等。

5、砭锥,砭锥为子弹状,分锥体、锥尖和端面,锥体用于擦法、守法,端面用于叩法,锥尖用于点压、点刺腧穴,对手、足、耳穴位施以守法、划法和拨法。

6、砭尺,砭尺形状与砭块相似,不同的是薄窄而长,使用方法与砭块相同。只是力点集中,作用于人体后,感觉较砭块强烈些。砭石温熨《砭经》指出:“砭之用,首在于热。”砭石温熨疗法,就是用各种办法把砭具加热后实施砭疗。检测证实,当砭石的温度升高到40℃以上后,其远红外线的能量密度也随之增加,可以达到更好的理疗效果。

古代砭石加热的方法,常用热水烫、用炭火烤,现代人家里有砭具的,也可选择用热水冲或温水浸泡的方法,简便易行且效果良好。比如使用块形砭具,可先将砭块放入60~70℃的热水里几分钟,然后拿出来擦干,平放于需要施治的体表部位(如:疼痛部位、经络循行部位、穴位等)。如果感觉很热,可以先垫一个毛巾,待温度有所下降时再拿走。砭块的特点是面积较大,可以对多条经络同时进行治疗。该法具有温经通络,祛寒散邪的作用。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