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阳 究竟应该怎么养你知道吗?

2016-01-05  1280  来源: 

养阳 究竟应该怎么养你知道吗?

写在前面的话:

●关于冬季的“养藏之道”,《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的原则为“勿扰乎阳”。这就是说,在冬季“养阴”即“勿扰乎阳”,顺应“阳气的潜藏”。

●对于“春夏养阳”,明代医家马莳和清代医家高士宗从顺养生长之气立论,比较接近《黄帝内经》原意。

●冬季阳气无法“主表”,阳无力化气便导致了邪气“结滞”于体表,成为“冬病”。“夏治”即是针对滞留于体表的邪气“结滞”进行的治疗。

●“冬吃萝卜夏吃姜”和“春捂秋冻”当从阳气的升发和收藏这个“本”来解释。

从冬季“养阴”=“勿扰乎阳”说起

《黄帝内经》中的确有很多处“阴”、“阳”指阴精和阳气,但还有很多地方不是。朱丹溪在其《局方发挥》中认为“阴阳两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要探求此句的原意,需要回到原文中去。该篇首先讲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养“生、长、收、藏”之道,进而提出“逆”四气的后果,接着得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结论。

前面详列的养“生、长、收、藏”之道,与后面的总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属于互辞,意义相同。这就可以得出养“生、长”就是“养阳”,养“收、藏”就是“养阴”的结论。《黄帝内经》的重要别传本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顺养篇》为此认识提供了佐证。该篇中关于此问题是这样讲的:“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

关于冬季的“养藏之道”,《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的原则为“勿扰乎阳”。这就是说在冬季“养阴”和“勿扰乎阳”之间也可以直接划等号。这样的话,“养阴”和“阳气的潜藏”之间的关系便昭然若揭了。冬季养“阴”本身就是指顺应“阳气的潜藏”,没有必要再和”充足的阴液”牵强地联系起来。

明白了冬季“养阴”之“勿扰乎阳……必待日光……无泄皮肤”的真意,与此相对,对于炎夏“养阳”之“无厌于日……使气得泄”的解读便容易了许多。

延伸阅读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