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胸透成“凶”透

2015-03-21  1585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目前,无论是入职、入学体检,还是单位每年的常规体检,基本上都有“胸透”这一项。胸透是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许多人都有过做胸透的经历。然而,近日社会上流传,胸透的放射线可致部分机体细胞受损,或将成为癌症祸根。消息一出,许多人不知所措,究竟还能不能做胸透检查?

胸透全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射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照射人体并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屏上的X线量就有差异,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可以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因为胸透可以看到胸部的软组织、骨骼(包括胸椎)、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膜、肺组织等,所以主要用于检查诊断肺和气管的先人性疾病,如发育异常、肺部的各种炎症、比较明显的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或肺水肿、各型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心脏形态异常等。

安全与否,“量”最重要人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有射线的世界,无论是太阳、土壤等自然物,还是手机等物件都有射线,都有致癌风险。如果按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来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T、胸透、胸片、B超,其中B超为零辐射。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会破坏人体的遗传物质,造成基因的损伤。这种辐射对孕产妇和青少年的影响是存在的。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目前的临床数据研究显示当时受到辐射影响的青少年中,甲状腺癌有所增加。 和这样的核辐射事故相比,胸透的辐射量微乎其微。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做胸透的X射线照射量是0.6~5毫西弗,拍胸片的照射量则只有0.15~0.5毫西弗,而1000毫西弗才会有0.0165的致癌率。胸透一次的致癌率或许不到万分之一,只有长时间、大剂量的X线照射,才有可能诱发癌症或者白血病。

因此接触射线是否安全,“量”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多次、反复的胸透才有可能产生危害。如果X线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很小。

绕不过去的透视另外,X线检查曝光时间越长,辐射量越大。胸透的曝光时间为10~20秒,而胸片的曝光时间仅为0.12~4秒,放射剂量胸透大概是胸片的10倍,辐射量更大,且不能留下影像,加上胸透时一部分X射线不能穿透人体,继而停留在人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提倡使用。

目前临床上,患者在诊疗上做检查时,许多大医院也较少推荐使用胸透,而改为辐射更小的胸片,即数字化X线摄影(简称DR)。

但是,胸透检查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下不能完全取消,原因在于某些疾病只能在透视的情况下发现,譬如说腹部透视检查、消化道透视检查,冠心病患者要放支架需要做动脉血管造影,都是要在透视下才能完成。所以在动态观察时,必须选择透视。

可见,X线检查是一把双刃剑,X线对人体有害,但不少疾病诊断又离不开它。所以,做有辐射性的检查,先要衡量利弊,没必要做就不做,能少做就少做。当疾病的致命风险远远大于辐射带来的危险,为尽量保证生命的长久,就要考虑做相关检查。

这几类人,胸透检查需谨慎目前主流认为,成年人胸腺基本发育成熟,人体机能处于稳定的状态,偶尔一次胸透检查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有几类人群,选择胸透要特别谨慎:

儿童 1 2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对x线较敏感,应尽可能避免、减少X线检查,避免随患病大人一起进入X线检查室,尽量不要进入放射科;一般不要做胸透,实在需要做胸透,最好仅将被检部位暴露,其余部分均用铅橡皮遮盖(尤其是生殖腺所在部位)。

孕妇 因为胎儿对X线非常敏感,尤其在妊娠早、中期的胎儿,接收X线照射后有可能引起或诱发畸形,因此,孕妇的X线检查应限制在妊娠后期。必须作骨盆测量或胎儿照片时,曝光次数不得超过2~3次,以减小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已婚未孕女青年月经前半月慎做X线检查(主要是腹部)。因为月经前14天左右为排卵期,如夫妻有性生活,卵细胞就有可能受精,而受精卵对X线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宜在月经后10~14天内做腹部X线检查。

胸透是X线检查其中之一,虽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合理的使用有利于诊治疾病,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同的X线检查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所产生的辐射量都是在人体可接受的剂量范围内,千万不能因为有辐射而因噎废食。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