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千年牙釉质仍存 古人的护齿之道

2016-01-05  1275  来源: 

隋炀帝平生有两点最知名,一是其暴政,二是其开凿、扩修京杭大运河的功绩。但是你知道吗?隋炀帝还有另一方面强于他人,那就是他有一口好牙。2013年发现的隋炀帝幕中出土的100余件文物中,就有隋炀帝的两颗臼齿,其中一颗历经千年竟然还存在牙釉质,足见古人护齿有道。那么古人有哪些护齿方法呢?

1、漱口

早期古人没有专门的洁齿用具,漱口就成了古人护齿的常用方法。早在秦汉时期,《礼记》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漱”,酒、醋、茶都曾被古人用作护齿漱口剂,其中尤以茶最为常见。苏东坡就有用茶漱口的习惯,《延寿书》、《红楼梦》等古代著作中都有以茶漱口的记载。

2、剔牙

现代人如果食物塞到牙缝里,可以用牙签来剔牙。事实上西晋时就有了类似现代牙签的器具。如陆云写信给其兄长陆机时说道:“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见牙签虽然在当时还是比较罕见的道具,但确实已有应用。

3、洁牙器具

最早的洁牙器具应该是手指,敦煌壁画中就有描绘和尚以手指刷牙的图画。

唐代有“晨嚼齿木”的洁牙方式,是把杨柳枝泡在水里,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也有医家建议嚼树叶来达到洁牙的目的。

明朝时就有了用猪鬃做成的牙刷,跟今天的牙刷极为类似,又有用茯苓等药物制成的膏剂来作为牙膏使用。

4、叩齿保健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叩齿健齿法,即上下齿轻轻相互叩击,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且证实有效,其机理是通过叩齿给予齿龈以适度的刺激,促进牙周血液循环,预防牙周疾患,以达到固齿的目的。

清代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他在晚年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就提到了“齿常叩”,步入暮年牙齿依然康健,可以吃许多老年人都已咬不动的食物。

牙齿对于哺乳动物至关重要。如野生大象的寿命远不如饲养的大象寿命长,事实上许多野生大象晚年是被活活饿死的:它们的牙齿被磨光了,无法正常进食。人类虽然有很多补偿牙齿衰老脱落的办法,但是牙齿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古人生活条件远不如今人,但其朴素的护牙之道却非常值得现代人借鉴。

  • 关联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