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

2014-12-09  2720  来源:常用中药 

苦 参 《本经》

别名 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来源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

 

苦参

 植物形态 落叶亚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有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雄蕊10,花丝仅基部愈合;子房柄被细毛。荚果线形。种子3~7粒,黑色,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生于向阳山坡灌丛、草地中。全国均产。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洗净,晒干。

苦参药材及饮片

 药材 根圆柱形,下部常分叉,长10~20cm,直径1~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线形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外卷,脱落处显黄色。质坚韧,断面粗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极苦。苦参饮片:横切厚片,直径1-2cm,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1,清热燥湿: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热带下即阴部湿痒。

2,祛风止痒:适于风疹瘙痒,疮,疥,皮癣,麻风证。

用量用法 3-10g

使用注意 反藜芦。脾胃虚寒者忌用。

 

化学成分 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羟基苦参碱(sophor-anol)、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靛叶碱(bap-i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异苦参碱(d-isomatrine)、苦参啶(kurarid-in)。去甲苦参酮(norkurarinone)、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另含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