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8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病案

2014-12-17  1115  来源:张云鹏内科经验集 

章节 2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病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病案
陶某,男,37岁,门诊号56415。
1999年1月13日初诊。
主诉:右胁部疼痛,溲黄反复5年。
病史:1995年患乙型肝炎,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黄疸住杨浦区传染病院治疗,1996年以来因总胆红素持续轻微升高而担忧,故来诊。现肝区疼痛,牙龈出血,溲黄。
舌诊:舌质尖红,苔薄黄。
脉象:弦细。
检查:面色黧黑,巩膜黄染。
B超检查:肝光点增粗,脾大。
实验室检查:1999年1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性抗体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lIu/L(<40Iu/L),总胆红素32.6umol/L(正常2~18umol/‘L),总蛋白’76g白蛋白/球蛋白=5lg/25g。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
中医诊断:黄疸。
辨证分析:疫毒内伏,肝胆湿热,久必瘀阻。
治疗原则:清解疫毒,疏肝理气,化瘀利胆。
处方用药:丹参30g、郁金30g、白花蛇舌草30g、苦参15g、赤芍20g、水牛角粉(包煎)10 g、金钱草30g、生大黄(后下)6 g、胡黄连6g、莪术30g、猪苓30g、虎杖30g、败酱草30g。
1999年1月20日~3月20日,腹胀明显加八月札30g,有热加连翘30g,面色黧黑,有瘀象加地鳖虫10g、炙鳖甲10g、海藻15g,夜寐不安加枣仁30g。
随访1999年3月24日。患者经治2月余,肝区不痛,牙龈出血已止,巩膜不黄,小溲正常。3月20日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总胆红素正常。
按:.黄疸一症,初为湿热相蒸,阳黄是也,久病人络,瘀阻肝胆,阴黄是也,《伤寒论》茵陈蒿汤为阳黄之代表方,抵当汤为瘀黄之代表方,有云:理中汤为寒湿发黄之代表方,但验之临床不多。余谓:乙型病毒性肝炎,初起疫毒为患,后多瘀阻肝络,临床运用,往往两者兼顾。本案以赤芍、生大黄、莪术、地鳖虫从瘀论治而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