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7流行性感冒病案

2014-12-17  2903  来源:张云鹏内科经验集 

章节 7 流行性感冒病案

流行性感冒病案
王某,男,35岁,住院号21092。
1975年8月28日初诊。
主诉:夜间发热汗出5日。
病史:因发热15日于1975年8月16日人院,体温徘徊在38.1~39.8℃,不恶寒,汗出,全身酸痛,纳差。经用病毒灵等药,近5天白天热退,但夜间发热,热气外窜,随即汗出浸衣,头昏乏力,眠差梦多,大便干结。
舌诊: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细带数。
检查:急性面容。胸部x线透视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血沉50mm/h。
西医诊断:流行性感冒。
中医诊断:温病后期。
辨证分析:邪气虽去而未尽,病势虽缓而正虚,阴虚火旺之候。
治疗原则:扶正养阴,清热止汗。
处方用药:当归9g、黄柏6g、黄芩6g、黄芪15g、女贞子9g、麦冬9g、五味子6g、牡蛎15g。每日1剂。
随访:药后2剂,夜间发热汗出大减,又5剂后,身热退,汗止,眠佳纳增。血沉下降为15mm/h。
按:一般认为:温邪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阴枯液涸。然而在我们临床实践中,阴枯液涸之象,并不普遍;伤阴情况,也不严重,细推其故,恐系西医治疗热性病过程中采用补液一法有关。本案系病毒感染后邪热未尽,逗留于内,遏郁不解,正气欲驱邪而外伸,郁热欲从里而达表,故先有发热外窜,继而汗出淋漓;头昏乏力,乃是温病之后,气血未复之征,证属虚实交错。治宜清补兼施,药用黄柏、黄芩以清余邪;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女贞子、麦冬养阴增液;五味子、牡蛎安神敛汗。扶正可以驱邪,驱邪可以抚正,两者并行不悖,此为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