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乌头汤:二、寒湿历节

2014-12-17  1937  来源: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20.乌头汤:二、寒湿历节

陈寿永医案:李某某,男,32岁。1984年11月7日初诊。主诉半月前曾露宿野外。三天前突然畏寒高烧,周身关节疼痛,遇寒则剧,复被则减,两膝关节肿胀,屈伸不便。舌淡,苔白厚而腻,脉象浮紧。体温40.5℃。化验:白细胞1.2万/立方毫米,中性73%,血沉48毫米/小时。关节肿而.不红。诊为烦劳伤阳,阳气伤于内,寒湿袭于外,拟乌头汤加独活、蕲蛇。处方:制川乌16克,麻黄6克,独活12克,蕲蛇10克,炙黄芪12克,杭白芍12克,甘草12克,蜂蜜90克。先将前7味药加冷水1000毫升浸透,文火煎20分钟,纳蜂蜜再煎10分钟,倒药汁30毫升,候温,一饮而尽,然后复被取汗。药后半小时,自觉心胸烦热,犹未得汗。嘱其再喝稀粥1小碗,遂致周身汗出溱溱,持续约20分钟,自觉恙情大减。
11月8日,热退痛除,步履如常。嘱出院后以红参10克,三七10克,蕲蛇10克,米酒2市斤浸泡,文火煎1小时,每饭前喝1小酒杯。追访至今,未见复发。(河南中医1988;(-4>:23)

按语:关节肿痛,遇寒为甚,苔白厚腻,脉象浮紧,寒湿侵袭之象,宜乌头汤,加独活、蕲蛇,以增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之功。须要注意的是,临证不可把发热和热证混为一谈,一见高热就不改再用热药,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有悖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经旨。本案虽高热=达.40.5~C,但关节肿痛而不红,舌淡苔白,脉象浮紧,仍属寒证,若不用热药,定难收“热退痛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