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2014-11-22  365  来源:新浪博客 

中医八法之一:汗法巧用汗法 逐邪出表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而“论治”有八种不同的方法,称“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治疗疾病时,只有正确灵活地运用这八种方法,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做到“药到病除”。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八法之首的——汗法。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来源于血,在中医的治病八法当中,汗法居首。《黄帝内经》记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思是说,即使身体发热很重,只要汗出,热即可退去。可见,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使人体发汗、出汗,就可使病邪随汗外泄,此谓汗法。

汗法主要用于治疗表证,凡病变部位在皮肤、肌肉、经络,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感冒伤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初起均属于表证。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思想,对于表证,往往首先以发汗的方法来治疗,方药如葱豉汤。

由于表证有表寒与表热之分,因此,汗法也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种。第一种为风寒表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此时需要用辛温解表药来辛温发汗,此类药物发汗力较强,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生姜等。第二种是风热表证,表现为发热重、汗出不畅、口干微渴、咽喉肿痛等,所用的药均为辛凉解表药以辛凉发汗,发汗力比较弱,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等。

其次,汗法在四季的运用还略有不同。夏季感冒,往往发汗以后,尽管热度有所减退,仍然会身热有汗、心烦口渴、胸闷泛恶、不思饮食、腹痛便稀,治疗就必须解表兼清暑利湿,香薷饮、藿香正气散(水、丸)最为适宜。其他春、秋、冬季,运用汗法时也各有不同。

中医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论汗法》中说:“百病起于风寒,风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因此,汗法在临床上除用于感冒与多种传染病早期外,还可用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百日咳、急性肾炎、风湿病、神经痛及荨麻疹等某些皮肤病,甚至是抑郁症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汗法时还须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情况区别对待。如平时多汗的人,中医称为表虚;贫血或者流产以后,中医称为血虚;呼吸短促、四肢乏力,中医称为气虚;以上三种人以及老年、小儿、孕妇及体质虚弱的患者,用发汗药时均应谨慎。

相关链接

平民方-葱豉汤

葱白连须5-10根,豆豉30-50克,水煎煮或开水冲泡10分钟,趁热服,每日3次,对于风寒、风热感冒均有良效。感冒后,如果不发热只畏冷者,服汤后立刻温暖,几天即可痊愈;如果已发热,服后卧床盖被取汗,1剂即可周身汗出而愈。

滋强补法 补益虚损

补法又称补益法、补虚法,是用一些滋补强壮的药物,以达到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人体虚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即是其立法原则。

因临床上的各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区别,因此,通常将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来运用。

补气药物性味大多甘平或甘温,适用于气虚证,如倦怠无力、气短声低、神疲懒言、头晕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脉虚弱等,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

补血的药物性味大多甘平,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证,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眩耳鸣、心悸嘈杂,舌淡、脉细弱,妇女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黄、首乌等,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但是,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补气药也常用于血虚证,在补血的基础上,常佐以补气之品,谓之“气血同补”。

补阴的药物性味多甘寒,具有滋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如口干咽燥、肌肤枯涩、潮热颧红、怔忡惊悸、虚烦不寐、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补阳的药物性多温,味甘或咸,具有补肾助阳、强壮筋骨等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如腰膝酸痛、阳痿早泄、自汗怕冷、耳鸣虚喘、舌淡苔白、脉沉迟弱等,常用药物有锁阳、补骨脂、肉苁蓉等,常用方剂如肾气丸、右归丸。

补法除了可以按上述方法分类,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缓急程度分为峻补与缓补。峻补药物药力强,如人参附子汤和参麦注射液,就属于峻补回阳的方剂。而缓补属于渐缓调补,使病人逐渐复原的方法,如四物汤、四君子汤等,都属于缓补方剂范畴。

但是,补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若为实证,邪气有余,而正气不虚者,不可妄用补法,否则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加重病情。②若为虚实夹杂者,单用补法则不利祛邪,若单用祛邪法则易伤正,此时,可以将补法与八法中的其他治法配合使用,即“攻补兼施”。

相关链接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是滋补肾阴的“祖方”,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舌红口干等阴虚证的治疗,服用方法为每次1丸,每日2次,饭后服。

现代常用其治疗有阴虚症状的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人群,但该药并非人人能用,肾阳虚、脾胃虚弱之人都要避免服用。

中庸和法 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外邪入侵导致的,此时,用汗、吐、下等法可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且收效较快,但在驱除病邪之时,自身元气也会受到损伤,因此,还可以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促使自身的正气与这些邪气和平共处,保存元气,这样的方法就称之为“和法”。

《黄帝内经》中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人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阴阳必须要“和”,唯有保持动态平衡的“和”,人体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法”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此法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肾和”等五脏和谐为治疗根本,针对于邪气在半表半里,或脏腑同病,汗、吐、下等法均不适用的情况而加以和解,具体治法有“和而兼汗、和而兼下、和而兼消、和而兼补”等。

和法最大功效在于和解外邪。如常见的感冒,当邪正双方“势均力敌”时,人体就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一会发热、一会怕冷的情况,这就是典型少阳证,或称半表半里,这时对证的方剂就是著名的“小柴胡汤”,它一方面可以引邪外出,使邪气逐渐退散到人体外面,另一方面又能扶正固表,引导人体的正气,防止邪气再次侵袭人体,以此来达到和解外邪,去除病症的效果。

除了和解外邪,和法的另外一大功效便是调和脏腑。脏腑失和中最常见的为“肝脾失和”,当遇到情志刺激或其他因素导致肝气不舒的情况下,即会影响到脾脏,从而导致肝脾不和的发生。这时常用的方剂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的“白术芍药散”。

除了单独使用外,和法也可以与其他各法配合应用。例如与清法搭配——柴胡白虎汤,与温法搭配——柴胡桂姜汤、与汗法搭配——柴胡桂枝汤(兼表而和)、与下法搭配——柴胡芒硝汤(兼里而和)、旋复代赭汤(和胃降逆)等,总而言之,和法的运用很广,只要辨证明确,选方恰当,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的思想,恰如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的“中和”之道。因此,和法的真谛就是“以和为贵”,强者抑之,弱者扶之,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让人体内的各种争斗停歇,以达到平衡和谐之境。

相关链接

千古名方—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缘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该方由柴胡30克,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各18克,大枣12枚组成,功效主要为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现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外感内伤等杂病的治疗。

寒凉清法 祛火解毒

所谓清法,就是用寒凉性质(如苦寒、甘寒等)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火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一切热性病和杂病,以及脓疡症出现热象者,以达到祛火解毒的目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就是其立论依据和应用原则,汉代大医家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治疗温热疾病的著名方剂,至今仍应用不衰。

虽然不同的里热证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常见有发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临床应用时,根据热邪在气(气分热证)、在血(血分热证),以及实热、虚热的不同,将清法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出现发热、汗出、不恶寒、口渴等症状,如白虎汤;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疡诸病,方如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症见烦躁、谵语、发斑、吐衄等症状时,可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方剂;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之余热未尽,阴液已损证,或阴虚火旺证,方如青蒿鳖甲汤。

清法除了用于外感热证外,还广泛地用于各种内伤杂症,如治牙龈肿痛,清胃火,可用清胃散;治胁痛耳聋,清肝火,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燥热咳嗽,清肺火,可用泻白散;治热痢后重,清肠火,可用白头翁汤等。

虽然清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但由于所用药物性多寒凉,易损人阳气,尤其是苦寒之药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因此不宜久用。另外,凡素体虚寒、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气虚、血虚发热者;大病后体质虚弱及妇女产后均须慎用清法。

相关链接

代表方——白虎汤

白虎汤,起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石膏50克(打碎),知母18克,甘草6克,粳米9克组成,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四大”主症。现代多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善用吐法 涌吐病邪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在我国医著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其在高者,引而越之”,就是吐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在历代医家的临床医案中,也常可以看到吐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公孙阳庆有“郁金吐蛊毒”之说,张仲景有“大法春宜吐”之论等。

吐法是利用能够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或促使病人呕吐的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宿食、痰涎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此法通常是用在一些病情急迫,病邪在上焦(咽喉至胸膈)或中焦(脾胃)的实证上。

用干净的手指、匙柄、筷子等搅触咽弓和咽后壁等物理方法引起的呕吐,称为“探吐法”,此法最简便宜行,最适用于家庭使用,见效最快。但是,“探吐法”适合病人神智清醒时使用。

利用药物的涌吐作用引起呕吐以排除胃中宿食、毒物和痰涎等物的方法,称“涌吐法”。“涌吐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涌吐停积,因暴饮暴食,导致无法消化,或不慎误食毒物,且时间不长者,可用此法;二是涌吐痰涎,因痰聚集胸膜之上,欲吐不出而胸堵气闷时,也可用此法。

“涌吐法”用得最多的是瓜蒂散及盐汤涌吐方。瓜蒂散作用较强,见效快,但瓜蒂苦寒,适用体质强壮者;盐汤涌吐方的作用则相对平和,操作简单,效果亦佳。如用药后呕吐不止,服生姜汁少许可以止吐。

因为吐法容易耗损人体元气,且耗胃津,伤胃气,病人吐后容易会出现头晕目眩等虚脱症状。因此,使用吐法必须小心谨慎,不可滥用,如误服腐蚀性毒物及惊厥尚未控制的中毒者不宜催吐;有严重心脏病、动脉瘤、食道静脉曲张、溃疡病、出血等也不宜催吐;孕妇、产妇、小儿、老人禁用,虚弱人和血虚患者也应慎用。使用吐法后要注意调养,要避风寒,慎起居,宜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粥汤之类。

相关链接

平民方—盐汤涌吐方

该方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由食盐(炒)组成,主治宿食、饮食停留胃中,脘腹胀疼不舒,或干霍乱(突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等症。具体用法是将食盐略炒,用开水调成饱和盐汤(加入过量的食盐,直到不溶解即可)2000毫升,每服500-2000毫升,服后涌吐,以吐尽宿食为度。

延伸阅读

减肥莫用吐法

近年来,有不少爱美的女性朋友用吐法来排毒减肥,即在用餐之后抠喉再将食物吐出。但实际上,长期用吐法减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肠胃会造成损伤,而且会形成条件反射,引起习惯性呕吐。

扶阳温法 治寒以热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扶助人体阳气,以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主要用于里寒证的治疗。《黄帝内经》中所谓“寒者热之”、“劳者温之”、“治寒以热”,皆是指“温”法。

寒证有表寒证和里寒证之分,表寒证需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属于“汗”法范畴,而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之虚寒证,这二者均属里寒,需用“温”法治之。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和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阳利水、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治法。

温中祛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温阳利水适用于腰痛水肿、夜尿频数等脾肾虚寒、阳不化水、水湿泛滥之证,宜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等方药;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而见的四肢冷痛、肤色紫暗、面青舌瘀、脉细而涩等证,代表方选用当归四逆汤等;回阳救逆适用于疾病发展到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逆冷、恶寒踡卧、下利清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代表方为四逆汤、参附汤等。

对于“温”法,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都有一定的讲究。温阳补气之药,要用小火煎煮,取汁温服,如理中汤、参附汤等;温经祛寒之剂,需煮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再取汁温服,如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对于真寒假热证,温药入口即吐者,可采用温药凉服,以防呕吐;饮食宜取性温的牛、羊肉、桂圆等,也可酌用桂皮、姜、葱等调味品,以助药物的温中散寒之功效;服药期间,不可食用生冷瓜果和凉性食品等。

温法常与汗法、下法、补法配合使用,尤以与补法合用最多,称为“温补法”,这是由于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虚里寒证往往由气虚发展而来,故温法除用温热药以外,常配合使用补气的药物。温法若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治疗作用也不同,如与汗法相配合,是温散法;与下法配合,是温下法等。

此外,由于温法是专门针对寒证,因此,各种火热证、阴虚火旺证、阴血不足证、津液不足证都不适宜使用温法。此外,由于温法所用药物,性皆温燥,易伤损血阴、津液,久用或量大时应注意避免耗血伤津。

相关链接

附桂理中丸

该方来源于清代的《饲鹤亭集方》,为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加减而来,由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炮姜、炙甘草等药组成,功效为补肾助阳、温中健脾,主治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脉来迟细者等症,现代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腹泻、幽门梗阻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治疗。每次口服10克(蜜丸),每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伤风感冒及实热者忌用。

妙用下法 荡涤胃肠

下法,亦称泻下法,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使停滞于肠胃之宿食、积滞、实热及水饮等从下而出,从而荡涤胃肠、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下法的应用范围广,见效快,凡是胃肠实热积滞,大便不通,以及体内蓄水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此外,落马坠井、跌打损伤等外伤疾患也可用下法。

下法之最初来源于《黄帝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因其重而减之”,后张仲景根据《内经》以及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寒下的大承气汤、温下的大黄附子汤、峻下的十枣汤、润下的蜜煎导等36方;元代张子和则进一步推广和扩大了本法的应用和范围,认为“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因此,“下法”实际上包括了通、泻、降、利等诸法,体现了“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以泻为补”等中医理论。

根据下法药物的性质,可以分寒下、温下两类。“寒下”所用的药物多性质苦寒,代表方剂有大黄、芒硝等药物组成的大承气汤,适用于肠胃实热证;“温下”所用的药物性温热,药物有巴豆、续随子等,代表方剂有大黄附子汤、备急丸等,温下适用于脾胃寒实积聚的患者。

根据下法药物的峻烈程度,又有峻下、缓下之分。“峻下”是猛烈攻下的意思,“缓下”是缓和润下之意,这是因为在使用下法时,除了要考虑病情的寒热外,还要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如“寒下”的大承气汤,属于峻下性质,而脾约麻仁丸则属于缓下性质;“温下”方剂中的备急丸属峻下,济川煎属缓下。

临床上,下法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如与汗法、补法、和法相互搭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维持体内元气。下法若应用及时,护理得当,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由于下法容易耗损正气,因此,老人、孕妇及体质虚弱者禁用,处于哺乳期和经期的女性也要慎用。使用下法时的注意事项与吐法、汗法类似,祛除病邪后就要马上停服药物,以免伤及胃气,并应多喝粥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相关链接

脾约麻仁丸

脾约麻仁丸,简称“麻子仁丸”,出自《伤寒论》,对于正气不虚,身体没有其他疾病,仅有大便秘结者,最为适合长期服用,是既安全,又无副作用的最常用的润肠通便药物,寒热虚实体质都可以服用,至今仍在各大医院和药店有售。

缓散消法 软坚散结

所谓消法,就是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等作用,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的实邪,使之消散的治疗方法,又称消积导滞法。临床上,该法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食积、虫积、痞块、积聚、痰饮、瘰疬、痈肿初起等症,均可用消法,目的在于消散脏腑、经络、肌肉的实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坚者消之”、“结者散之”就是其立法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应用的不同,消法可分为软坚散结、消痰化饮、消食导滞、消水散肿四类。凡因气结、痰湿或血瘀所导致的肿核痞块,使用行气消瘀,或软坚磨积的方法,都属软坚散结法,代表方剂为消除“疟母”(类似疟疾引起的脾脏肿大)的鳖甲煎丸等;消痰化饮适用于因脾胃气虚、水湿不消,以致凝聚生痰,积于上脘,自觉胸中有积聚物的病症,代表方如金匮枳术汤;消食导滞则适用于因暴饮暴食、脾胃不运、消化功能呆滞等所导致的嗳腐吞酸、恶食倦怠、脘腹胀满等症状,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消痞丸等;消水散肿适用于水气外溢、肢满腹肿、小便不利、大便溏泻等症,代表方是实脾饮。

除了上述疾病,虫积、内外痈疡等,也可以用消去法来治疗。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由于消法属渐缓散的方法,不能用于急症;②消法具有攻伐破削的性质,不能用于体质极其虚弱者。

消法既可单独运用,又可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若因痞满积聚,日久渐积,临床见虚实兼夹者,消法可与补法配合使用,称为“消补兼施”;若积聚已久,正气已虚,此时就必须用一天消、一天补的方法,称为“消补并行”;对于食积难化,病程短,体质较好者,消法还可同下法配合运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法与下法虽然都是祛除有形之邪,但下法是在燥屎、瘀血、停痰、留饮等有形实邪必须急于排除,且有可能排除的情况下使用;而一些慢性的积聚,在不可能且无条件排除的时候,就应采用消法。下法是猛攻急下,消法是渐消缓散,消法虽较下法缓和,但仍属祛邪之法,故对于纯虚无实证者应禁用。

相关链接

消食方——保和丸

该方源自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保和丸)治一切食积,由山楂6两,神曲2两,半夏、茯苓各3两,陈皮、连翘、莱服子各1两组成,因作用平和,故名‘保和’。”现代已将其制成了中成药,功效为消食、导滞、和胃,适用于食积引起的脘腹胀满、嗳腐厌食、恶心呕吐。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杰张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