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 悟人生哲理

2014-11-22  4660  来源:新浪博客 

读《黄帝内经》 悟人生哲理

平日反复阅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其中的不少名句让我受益匪浅,每每能从这些名句中领悟些许人生哲理。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旧事物的发展就是“变”的过程,新事物的产生就是“化”的过程。新旧事物的更替就是“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有整体观的体现,注意从病的全程考虑,并作出预见性的治疗。有句名言:这个世界除了“改变”不变,其他都在改变。与时俱进,穷则思变;自强不息,天之道也!无论行医还是处事,只有不断创新,敢于变化,适应变化,才能推陈出新,不断超前。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以侵入,疾病无从发生。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生理和病理如此,心理亦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四风”?具体到我们个人而言,为的就是要培养和巩固我们体内的“正气”,也就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优秀的品质。如果我们有“正气”,那些歪风邪气将不能侵蚀我们的灵魂;相反,一旦我们这些“正气”虚弱了,对自身的要求松懈了,那些“邪气”就会乘虚而入。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我们“一日三省吾身”是很有必要的。

《黄帝内经·素问·标本并传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曾对此有评注:“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要处理的时候,如果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不妨“间者并行”,从横向出发,找出“兼证”,解决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有很难解决的也有较容易解决的,不妨“甚者独行”,从纵向考虑,抓主要矛盾,统筹解决。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中医认为患者的“痛”乃是以为其体内的病理因素导致气血经脉“不通”所致,只要气血经脉畅通,自然解决“痛”的问题。我们细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生理之外的痛苦呢?比如怀才不遇,比如失恋无依,比如事业无成,比如苦为房奴,比如屡受委屈等等,这些痛苦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从内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想通,过于执着于“比较”,甚至“攀比”,如果我们能以一个平常心对待,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不要庸人自扰,我们的思路理顺了,“通畅”了,那些痛苦自然也就没有了,正所谓风景不转心境转,车到山前必有路!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杨璞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杏林赋——中医文化颂

中医文化,千年传承;国学精粹,百代宗工。天人相应之整体观念,探究阴阳之道:素问灵枢各九卷,《内经》奠定歧黄古术理论基准;六经分证之辨治思维,博采众家之方:伤寒金匮分两书,“医圣”开启理法方药临床纬经。

神农尝百药,草木虫石谷;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序列上中下三品;伏羲制九针,鑱员鍉锋铍;三部八会,提插捻转,蠲除头足胸百病。鸿儒宿学,春兰秋菊突显一时之秀;人杰地灵,南金东箭融汇百家争鸣。

扁鹊望齐候面色,入腠理入血脉入骨髓,阐发防微杜渐哲理;虢国疗太子危疾,凭砭石凭热熨凭汤液,创始起死回生奇功。随俗为变,是妇人医当小儿医做耳目痹医,堪称回春妙手;开诚布公,或骄恣者如重财者是信巫术者,皆是不治症情。华佗刺魏武头风,祛心悸祛目眩祛脑痛,书写名垂青史验案;广陵擢郡守腹疾,因腥物因内疽因赤虫,留下心识分铢名声。外科鼻祖,可刳腹背抽割积聚湔洗肠胃,独制麻沸散剂;苦口婆心,能除痼疾针下死胎模仿五禽,惠及四方苍生。

建安神医董奉悬壶济世,拯黎元于仁寿,安贫乐道,虎守杏林医德昭彰古今;西汉名士仓公诊籍传书,助黔首以康强,爱老慈幼,身陷囹圄品格镌刻汗青。大医精诚,孙思邈《千金要方》首论修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小道重任,徐大椿《医学源流》长议伦理,通于天地阴阳之故,究乎性命精气之源,达官王公父兄师保平民百姓,岂有两境?

陈实功《外科正宗》,列五戒十要条目,字字珠玑,规范为医者职业操守;龚廷贤《鲁府禁方》,辑百病百药歌诀,行行砥砺,告诫处世人德行养生。李中梓《不失人情论》,探讨病人之情旁人之情医人之情,呼唤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张景岳《病家两要说》,解析贵在择医明在任医重在知医,直言缔结互信的人文品行。

柳宗元写长安药商宋清,善举施人,疕疡者求方常焚债券;苏东坡记都市眼医若彦,金针拨障,五轮间除翳运斤成风。王世贞盛赞李时珍乐道遗荣才华,撰成珠联璧合书序言,袁子才亲历薛生白圭璋特达医术,写就情深意切墓志铭。

七大医学流派,国医上工;百辈薪火相传,繁荣昌盛。溯本求源,医经派校订疏证分类,深究《黄帝内经》天地人大道,辨章考镜;探赜索隐,经方家积累搜萃精集,效法《和剂局方》简便廉规范,宏富风行。刘完素阐发火热病机,河间学派一脉相承:亲炙变法,张从正汗吐下攻邪论独辟蹊径;遥承私淑,朱丹溪血津精养阴说浑然天成。

张元素精研脏腑辨证,易水学派桃李门墙:《兰室秘藏》,李东垣内伤病补脾胃升阳益气;《卫生宝鉴》,罗天益论劳倦分寒热潜降扶正。

成无己首倡伤寒学,注解仲景法,宋前王叔和朱肱庞安时七名家;登堂入室,江山代有才人出;方有执重订错简说,诠释方祖书,明后喻嘉言张璐柯韵伯三大派;别出心裁,雏凤清于老凤声。

温病学派承先启后,删繁就简三秋树:吴有性静心穷理,先倡戾气天受病因;叶桂自出机杼,首创卫气营血辨证。薛一瓢博艺多通,概述湿热病邪特点;吴瑭发扬光大,新论三焦病机证型。后世医家奉为圭臬,领异标新二月花:王孟英聪慧勤学,荟萃诸家理论新说;杏苑推陈出新,国医文化独树旗旌。

西学东渐,理论纷争。差异困惑,汇聚沟通。赵学敏《纲目拾遗》,收载海外药物;王清任《医林改错》,绘制脏腑图形。朱沛文兼读华洋医书,力主临床验证;唐宗海类比中外学理,倡导互证折衷。张锡纯《衷中参西录》,破解汇通疑难;恽铁樵《群经见智录》,疾呼西为中用。先行者,文化自觉如醍醐灌顶;继承人,国医振兴要跬步前行!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原所贤 暴连英 大连市中医医院